實用的方法大家基本上都說爛了,我來個給你一些核心的原則,這些原則有關於心態的,有關於實踐的,都是我經歷過的,請一定應用到你的學習成長中。
一、學習不是“不合群”
從前有的學生對我說,自己覺得學英語不好意思,說自己的朋友看他學習笑話他。
真是讓我開了眼,難道學英語是一件丟人的事情?不學英語就是值得驕傲了?我問他,你為什麼不回擊他的朋友,他說怕不合群,我聽了更覺得好笑。
學習英語的個人收益是自己的,不是朋友的。我們身邊總會有這樣一群人,總要給你人生建議,總想把你變的和他們一樣,總算計着要控制你的人生。面對這樣的人,最好的做法就是讓他們滾遠點。學習是為自己,最大的收益也是自己的,“合不合群”完全不重要,難道你身邊的人去跳海,你也跟着去跳海?(順便可以試試阿卡索的免費試聽鏈接,現在試聽還可以領取二十八本精裝教材哦:https://www.acadsoc.com/lps/ReachHigher/default.html )
學習最重要的是有主見,而不是所謂的知識。
二、光背單詞是沒用的
英語的三大基礎包括發音、單詞、語法,單詞只是其中一項,不要一提起學英語,就馬上聯想到背單詞,光有單詞支撐不起整個英語的體系,頂多算是減少了百分之三十的難度而已。
所以當你背了一大堆單詞之後,發現自己的英語水平還沒有起色時,那就該想想,是不是自己的發音或者語法出了問題。
有句話說,單詞是磚塊,語法是水泥,二者少了其一,不過是沙灘上蓋城堡,早晚要坍塌。
三、別讀太難的材料,從簡單的開始
很多人都會推薦名著,或者是一些原版英文雜誌,說這可以提升英語能力。
但說句實話,在你的單詞和語法掌握的還不好的時候,真的不建議去這樣做。
名著當中的長難句非常多,如果一個長句中有20個單詞,其中10個不認識,讀書就會變成一個反覆查單詞的過程,學習會變成一種折磨,所以閱讀一定是從簡單開始進行的,一句話中有3-5個不認識的單詞的難度為佳。
四、做“資料黨”不如做“實踐黨”
有人對收集資料有癖好,到處收集書籍、課程、文章,仿佛收集了這些東西,自己的英語就能一飛衝天了。
但事實上,這一類的東西看的再多,你也只是提留住“懂”的層面上,但是一實踐,就發現和自己的想的有差距。看十遍不如做一遍,任何時候,只要你做了,就會有收益,不做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。
五、帶着吝嗇的投機心裡
從前教一個學生時,他說你的課怎麼那麼貴,我去了一個微信群,一年才要39虧塊錢。
有這樣心理的人其實不在少數,就好比買東西,你最開始看的是你喜歡的東西,但是到了最後變成了比價的過程,你只是想花最少的錢買相同品質的商品而已。
那些賣課的早就琢磨明白你的心理了,看似你占了大便宜,但實際上,你只是得到了“花39元可以上一年的課程”的滿足感而已,這就是非常著名的“貧窮通道”。
商品都是有價格的,天上哪會掉餡餅,自己不想努力,又想貪便宜,你怎麼知道你一定是“幸運兒”?